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 (记者李博)6月30日,“做文明有礼通州人——‘副中心因我而美’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暨首批‘副中心好市民’命名活动”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行。活动命名了930位副中心好市民,推出文明有礼“通十条”等最大的配资公司,展现了“副中心有我”社会文明风尚培育成果。
活动在黄城根小学学生朗朗诵读《副中心文明三字经》中拉开帷幕。现场通过视频短片回顾了“副中心有我”文明风尚培育工作成效,并首次发布了“通州榜样”版城市文明宣传片《副中心因我而美》,通过“通州榜样”亲身示范十大文明行动,共同解读城市文明密码。
活动现场命名了首批“副中心好市民”,“今天获得这份荣誉让我备受鼓舞,我会继续带领‘贤妈智囊团’扎根社区,多开展妈妈们便于参与、孩子们也喜欢参加的公益活动,多组织大家参加环境美化、垃圾分类宣传活动,让我们的社区越来越温暖、越来越有活力。”“副中心好市民”李玉昆说。
“副中心好市民”代表积极响应“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”十大文明行动,现场宣读了《文明有礼“通十条”倡议》,向全体市民发出加入“文明同行者”队伍的邀约。
展开剩余58%国家一级演员、著名演播艺术家瞿弦和,著名译制片导演、朗诵艺术家张筠英朗诵了《我带你去一个地方》诗歌,歌颂了副中心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,以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社会文明风尚。副中心年轻人带来说唱歌曲《副中心文明Style》,用最in的表达、最潮的方式,解锁副中心文明“新姿态”。
“榜样就在我们身边,每个人都能成为副中心文明的代言人。今后我要向他们学习,从小事做起,践行文明有礼‘通十条’,用实际行动为家园建设添一份力,争做‘副中心好市民’。”参加活动的市民刘女士表示。
据了解,为落实北京市委“大力挖掘宣传好人好事,营造崇德向善良好风尚”要求,进一步丰富“副中心有我”社会动员体系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,去年通州区启动了“副中心有我”社会文明风尚培育三年行动,构建起好人好事发现、宣传、示范、激励“全链条”培育体系。
区级持续放大“通州榜样”品牌效应,深挖“副中心警察”“交通榜样”等行业先锋;各街道乡镇广泛开展了“副中心好市民”推选活动,形成“一‘潞’向上 源于有你”“‘宋’你一朵小红花”等特色品牌22个,建立“社区(村)周举荐、街镇季度推、区级半年命名”工作机制。网格员、楼门长走家串户搜集凡人善举线索1450条,推选“副中心好市民”930人,各街道乡镇向先进典型所在单位和子女所在学校寄送表扬信635封,形成“表扬一个人、带动一家人、影响一群人”的涟漪效应。
通州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、区文明办主任西雪莲表示,“副中心好市民”用自己实际行动展现了通州市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。“在社会文明风尚培育过程中,我们需要善于发现市民身上的闪光点,表扬先进、礼遇榜样,培育‘人人争先向善、处处自觉守礼’的社会文明风尚。我们也以此为契机发布《文明有礼“通十条”倡议》,让其成为市民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的自觉准则。”
接下来,通州区将持续创新载体、搭建平台,鼓励和带动市民提升文明素养最大的配资公司,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通州大地,努力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佳城市。
发布于:北京市恒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