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5月20日以来,国际金价陷入了一场静默的拉锯战。国际金价连续两个半月被锁定在3300-3400美元的狭窄通道内,技术面显示多头屡次试图突破3370美元阻力位均告失败配资平台注册,更遑论挑战3450美元和3500美元两大压力关口。这一横盘状态折射出当前市场对金价方向的集体迷茫——在26%的年涨幅后,黄金的牛市动能是否已经耗尽?
震荡迷局,金价横盘的三大推手
1、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正被重新定价
地缘政治本应是黄金上涨的理想燃料。中东局势持续紧张,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发起45次袭击,加沙冲突导致单日74人死亡;美国对14国加征关税的威胁悬而未决,这些因素理论上应推升避险需求。然而现实是:美元指数连续走强,创下三周高位,恐慌资金并未如四月那样涌入黄金,反而分流至美元资产。
更微妙的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差异化设计:越南输美商品关税降至20%,而泰国为36%、柬埔寨为40%。这种税差导致供应链竞争格局重构,客观上强化了美元的相对吸引力。
2、美联储政策预期反复鞭打市场
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.7%,核心CPI达2.9%,关税对通胀的传导效应正在显现。这种“关税通胀”反噬了市场的降息预期—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7月会议中强调对“通胀回落停滞的担忧”,多数官员反对近期降息。
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从6月的70%骤降至48%,实际利率下行受阻。黄金作为零息资产的机会成本优势被削弱,持有黄金的隐性代价正在上升。
3、央行购金与投机退潮的冰火交织
全球央行购金潮为金价提供着坚实基底。2025年上半年央行购金量达493吨,创历史同期新高;中国央行6月增持7万盎司,近43%的央行计划未来一年继续增持。这种“去美元化”趋势使黄金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占比预期将从13%提升至22%。
但另一边,黄金ETF持仓量停滞不前,投机资金转向波动率更高的白银市场。市场兴趣的衰减与机构持仓的坚定形成鲜明对比,折射出短期投机资金与长期配置资金的路线分化。
当前黄金市场多空力量对比分析:
基本面利多:
1、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(中国6月增持7万盎司);
2、地缘政治风险溢价上升(中东冲突、关税政策);
3、去美元化趋势加速(美元全球储备份额降至58%)
基本面利空:
1、美元指数创三周高位,资金分流美元资产;
2、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从70%降至48%;
3、投机资金转向白银市场,黄金ETF持仓停滞。
当前,黄金市场对政策信号的敏感度已达到“毫秒级”。7月14日特朗普宣布对欧盟加征关税后,金价瞬间飙升至3389.3美元/盎司的三周高位,却在意识到“关税可能通过谈判缓解”后迅速回落。次日“鲍威尔被解雇”的谣言又让金价暴涨50美元,而特朗普的辟谣声明使其再次回落。
尽管短期横盘,三大投行罕见形成看多共识:
高盛维持2025年底3700美元目标价,强调经济衰退风险可能加速目标实现;
摩根士丹利将四季度目标上调至3800美元,认为美元走弱和美国通胀上升都将利好黄金;
世界黄金协会预测:若出现轻度滞胀,金价可能再涨10%-15%;若全球冲突缓解,则可能回调12%-17%(但概率较低)。
市场高位震荡,静待8月破局
值得注意的是,市场僵局或将迎来破局时刻。8月1日特朗普关税生效日正在逼近,这不仅是贸易政策的转折点,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
若关税全面实施,可能推高美国核心通胀0.5-1个百分点,强化黄金的抗通胀属性。
若谈判化解危机,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可能短期压制金价,但美联储政策转向的确定性将上升。
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成为另一关键节点。当前利率期货显示,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升至53.5%。但政策路径仍存巨大分歧:部分联储官员担忧年底核心PCE通胀维持在3%高位,另一些则认为物价压力远弱于2022年水平。
综合来看,当横盘震荡成为黄金市场的常态表象,投资者需要穿透迷雾把握本质:当前的金价困局是全球货币秩序重构的阶段性映射。随着美元信用体系出现裂缝,央行购金潮的持续已不是短期趋势,而是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长期转折。
正如世界黄金协会所强调:“黄金不是预测危机的工具,而是应对危机的工具”。在政策风暴席卷全球市场的今天,选择具备银行级资金隔离与智能交易工具的平台,通过“黄金+”配置策略将黄金的稳定性嵌入投资组合,才是穿越周期的理性选择。当横盘结束之时,那些在震荡中完成布局的投资者,终将收获时间赋予的溢价。
恒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